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更應注重所朝的方向;工程建設不應單純注重經濟價值,更應注重品質與社會價值。樊志新,一位在項目一線堅守36年的建工人,用半生辛勤的汗水詮釋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1985年7月,樊志新進入集團工作,年輕的他堅持邊工作邊學習,從施工員到技術負責再到項目經理,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一級建造師、高級工程師。36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及浙江、湖南、山東、江蘇、青海、西藏、陜西等十余省份近20個項目。管理的項目榮獲魯班獎、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青海省“江河源”杯獎等。個人先后獲評多個省、市級的優秀項目經理稱號,在2020年被授予集團勞動模范。
困難挫折面前,他奮勇爭先
2014年,樊志新來到青海師范大學項目。初到西寧,身體還沒從江南水鄉到塞上高原的落差中反應過來,便立即開展工作。雖然青藏高原氣候環境差、困難多,施工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但項目設立爭創“魯班獎”的高質量目標后,他毫不退縮潛心投入施工管理,梳理著一道又一道工序,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執行、高強度投入、高效能建設,確保了項目建設目標的全面實現。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年奮戰,青師大項目先后獲得青海省建筑施工安全標準化示范工地、青海省建設工程“江河源”杯獎,2017年青海師范大學新校區“圖書館信息中心”工程獲“魯班獎”。這也是集團省外區域公司創出的首個“魯班獎”工程,實現了區域公司該獎項的零突破。
艱苦奮斗面前,他絕不打“退堂鼓”
36年來,樊志新始終如一地堅守項目,無悔四海為家,將一腔熱血在工地上盡情揮灑,將集團“建優筑?!钡膬r值觀,通過一個又一個精品工程傳播、升華。如今,年過五旬的他依然保持著高標準、嚴要求的工作準則,全身心地投入在西北公司中房·陽光美域熙湖項目的生產管理中,將創魯班獎項目的管理經驗進一步運用、傳播。最近,在一次和樊志新的聊天中,問到“三十多年了,一直在項目的艱苦環境中工作,也顧不上家,中間有沒有過打‘退堂鼓’?”他帶著笑容平和地說:“從年輕小伙子開始就在工程上,到現在這么多年了,已經是我每天的生活了,說是工作需要我們干,其實我們更需要工作,干出點成績,自己也有成就感?!?o:p>
人才培養面前,他從不吝嗇
“項目在實現經濟效益之外,發現培養優秀人才,通過優秀人才又能創造更多的優質工程?!边@是樊志新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在日常項目管理工作外,他積極落實集團對項目管理人才培養的要求,對新進大學生與項目青年職工悉心教導,毫不吝嗇自己的專業技能,項目上的很多年輕人都親切地叫他“樊伯伯”。青海師范大學項目建設期間,樊志新在公司黨總支的指導下,先后為15位大學生制定了導師帶徒、育苗護苗等一系列跟蹤培養計劃,通過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充分激發大學生潛能,確保了激勵機制的合理性和實效性。如今這15名大學生均能獨當一面,一部分進入公司機關做管理人員,一部分到各項目項目擔任更重要的崗位接續奮斗,為企業的良好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每天都穿梭于鋼筋混凝土的“叢林”里,挺直腰桿、全力以赴,以高度的責任感,嚴密的管理、更高的質量、更快的速度、更精的品牌,建造一個又一個時代精品,這是每一位建工人都應追崇的目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老話說的一點不錯——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