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集團木工高級技師熊金喜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的喜訊從北京傳來。領導、同事和工友們紛紛為他高興,同時覺得這榮譽對他而言也是名至實歸。因為今年43歲的熊金喜,自19歲開始就從事木工工作,在工地上摸爬滾打20多個年頭,成為了一名遠近聞名的優秀工匠。他近幾年參與建設的杭州泛海國際大酒店、浙江音樂學院、杭州北山路84號國賓接待中心等重點重大工程都獲得了“魯班獎”,現在又在省之江文化中心項目擔任木工技術管理組長。追尋他成長成功的足跡,大家都對他充滿了敬佩和贊羨。
心中有夢 走向工地
熊金喜出生在安徽宣城楊柳鎮的一個小山村。1997年,高中畢業的他,在家人介紹下跟著一位老木匠學習手工木工,從此與木工這個行當結下了不解之緣。但農村的木工活總是干干停停,一時學不到好技術,也賺不到多少錢。為了掌握一門真手藝,讓家人在生活上更寬裕。他決定走出小山村,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
21歲的他簡單地收拾了一些生活必需品,背井離鄉地跟著老鄉走南闖北,先是在臺州闖蕩了2年,后來恰巧遇上在黃巖區政府大樓項目的集團木工班長程泰德,便加入了這個已小有名氣而又剛好缺人的木工班。工地上的木工活和農村的可不太一樣,不只是要會動手,還要會施工識圖、模板翻樣、電腦制圖、工藝深化等。面對這些陌生的、全新的高階木工技能,他在干中學、學中干,憑著堅定的毅力,在一個個項目中不斷磨練,將陌生領域轉變為鍛煉才能的平臺,木工技能持續提升,賺的錢也多了起來。2003年,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在老家翻新了房子?,F在,他和家人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
勤學苦練 執著創新
熊金喜現在所在的省之江文化中心項目部有一個職工書屋,夜里,總能在這里看到他的身影。他說:“20多年的工地生活,養成了找一處僻靜的地方看書看圖的習慣?!?
因為有著要在專業上不斷突破的執著,他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嚴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成為有精湛技藝的魯班傳人。他回憶,自己剛接觸鋼管與模板結合的木工施工時,整個人是“懵”的,技術要求和老家學到的手藝差別巨大,無從下手。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白天、晴天,他在工地現場實踐中鉆研提升技術能力;晚上、雨天休息的時候,他就找個僻靜的地方學習理論知識,還報考了重慶大學的土木工程與民用建筑專業,進行系統學習。
通過理論和實操的不斷碰撞,他在木工領域中實踐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在湘湖三期安置房項目中,他大膽改進木板制模圓弧板的傳統方式,通過電腦制圖,釆用4亳米鋼塊通過激光切割成所需的弧形,弧形鋼板上設有3毫米釘孔便于鋼木通過元釘連接。這樣的改進有利于翻層重復使用且誤差率小,與傳統方式相比節約成本將近20萬元。在麗水安置房項目中,他對預制疊合板與現澆梁的結合梁加固方式做出了改進,研制出新型的梁夾具,相比傳統加固方式具有節約材料、提高效率、成型效果更好、能夠重復使用等優點,得到了集團的肯定和表揚,并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樂于傳承 真誠帶徒
在自身建筑木工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后,熊金喜不忘傳承。2013年,有位工友在現場施工時不慎摔傷,腳部骨折,熊金喜考慮到他以后不能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主動提出要收他為徒,教他木工圖紙翻樣方面的知識。在他的精心施教下,一年后,這位工友就可以獨立完成翻樣、材料上報和木工工程量的計算,從而解除了這位工友的后顧之憂。
2015年,為了響應集團導師帶徒的倡議,熊金喜又收了一位特殊的大學生小徒弟。剛進工地的大學生缺乏現場實操經驗,在現場一竅不通,心里常常感到失落。熊金喜看出他的不安后,總會如父兄般熱心開導,從最初的放線、熟悉施工環境、讓構件從圖紙到實地等開始,手把手地傳授自己的經驗。小徒弟慢慢地掌握了復核現場構件尺寸、垂直度、標高等詳細施工參數、模板翻樣和材料用量計算等技能,很快成為了獨當一面的木工技術人才。截至目前,他的徒弟遍布全國多個地方,累計帶徒12人,大都在集團項目上發光發熱。
現在的熊金喜,已經是一個1500余人木工團隊的管理者。如何讓木工緊跟時代,避免出現技術斷層、專業老齡化,他勤學善思,科學管理。在思想上,他關注團隊中的年輕人,幫其指定師傅,去除浮躁,靜心學習木工技術;在技術上,他通過傳幫帶傳授技術。每次參加培訓時,總會帶上年輕人,讓他們學習技術的同時,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共同推進木工技術創新。
克難攻堅 匠心滿滿
除了帶領團隊,熊金喜自己也依然奮戰在工地一線。為了應對省之江文化中心項目層高較高、結構復雜、工期緊等難點,他主動請纓擔任木工技術攻堅小組的組長。針對層高為8.5米超高樓層的剪刀樓梯、墻柱加固的施工,他積極組織研討,采用電腦優化制圖編號,車間統一配制樓梯間梯段處剪力墻模板,有效提高制模效率并節省材料用量;在高支模盤扣架施工前,他仔細查閱圖紙,合理深化盤扣立桿的排布圖與水平盤的高度,有效控制了立桿與墻、柱、梁間的施工距離,減少了施工碰撞;在異形柱的配模上,通過采用釘制木盒填充異形角,使其成方形,便于加固和提高成型質量。
像這樣的小細節在熊金喜分管的工地現場隨處可見。他通過不斷的細節優化,在加快項目施工進度的同時,也為項目部保障安全質量、節省材料做出了貢獻。
堅定的夢想,再加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使熊金喜成為了一個優秀的建筑木工。此前,他還先后獲得浙建集團“優秀農民工”、浙江省“優秀新生代農民工”、浙建集團“浙建匠師”等稱號。榮譽滿滿,但他并不滿足,更不止步,而是繼續風雨兼程,艱苦拼搏,奮戰在集團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