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正式出臺,提出我國將從基礎制度建設、市場設施建設等方面打造全國統一的大市場。
《意見》從六個方面明確了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點任務。其中,從“立”的角度,《意見》明確要抓好“五統一”: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從“破”的角度,《意見》明確要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
業內人士指出,《意見》為今后一個時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行動綱領,必將對新形勢下深化改革開放,更好利用發揮、鞏固增強我國市場資源巨大優勢,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產生重要影響。
統一大市場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個市場的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的設施高標準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以及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同時,市場的監管要公平統一,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進一步規范的大市場。
專家表示,此次發布的《意見》明確要處理好三種關系,即大市場與強市場的關系,統一大市場與暢通雙循環的關系,以及統一性與區域性的關系。
“近年來,我國勠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著雙循環發展戰略,形成了更為統一的全國大市場。”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打破地方分割、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發揮大國優勢的關鍵之舉。當前,資本、勞動力、科技等生產要素已經在全國范圍進行配置,各地紛紛優化營商環境,形成良性競爭,借助市場之力獲得發展之機,展現了市場舉國一體、地方特色發展的經濟增長勢頭。
一、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
其中,圍繞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意見》提出,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建設全國統一的能源市場,培育發展全國統一的生態環境市場。
在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方面,《意見》指出,統一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依法發展動產融資。強化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與統籌監管,統一監管標準,健全準入管理。選擇運行安全規范、風險管理能力較強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加強區域性股權市場和全國性證券市場板塊間的合作銜接。推動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債券市場要素自由流動。發展供應鏈金融,提供直達各流通環節經營主體的金融產品。
《意見》還指出,加大對資本市場的監督力度,健全權責清晰、分工明確、運行順暢的監管體系,筑牢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安全底線。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止脫實向虛。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法律與金融監管研究基地主任鄭聯盛表示,從引導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和激發主體活力上,國家需要公開明確強化資本監管、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目標是為了更好發揮資本要素功能,資本所有者合法權益和合規資本運作都將得到有效保護。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看來,統一要素和資源市場主要是從供給側優化的角度優化供給,包括要素供給改善和市場體系優化兩個方面。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能源、生態環境等要素都將獲得進一步優化,促進要素市場公平競爭,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
圍繞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意見》指出,健全統一市場監管規則,強化統一市場監管執法,全面提升市場監管能力。
在強化統一市場監管執法方面,《意見》指出,推進維護統一市場綜合執法能力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量。強化部門聯動,建立綜合監管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統籌執法資源,減少執法層級,統一執法標準和程序,規范執法行為,減少自由裁量權,促進公平公正執法,提高綜合執法效能,探索在有關行業領域依法建立授權委托監管執法方式。鼓勵跨行政區域按規定聯合發布統一監管政策法規及標準規范,積極開展聯動執法,創新聯合監管模式,加強調查取證和案件處置合作。
“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并非‘一刀切’,而是監管在兩個方面實現統一。一方面,在監管標準化、規范化上實現統一,不能出現多個標準;另一方面,通過執法聯動,多頭并進齊抓共管的方式來推進市場監管,通過多部門之間的聯動和信息共享,建立立體化監管體系,提高監管效率?!北P和林表示。
三、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
在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方面,《意見》指出,著力強化反壟斷,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清理廢除妨礙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的規定做法,持續清理招標采購領域違反統一市場建設的規定和做法。
在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方面,《意見》指出,指導各地區綜合比較優勢、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產業基礎、防災避險能力等因素,找準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貪大求洋、低層次重復建設和過度同質競爭,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環,更不能以“內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或意味著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行動和節奏可能并不會完全整齊劃一,而是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目標導向下,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巖表示,類似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以及成渝等雙城經濟圈等區域,在要素資源市場的統一、市場平臺設施的統一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好的做法,“區域樣板”的構建將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重要基礎。